头条
-
康华国联:以创新为翼,翱翔于电梯服务的蓝天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电梯行业,创新无疑是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北京康华国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始终将创新视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通过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
京城最短胡同并非一尺大街,这条长度更感人,但货真价实
发布时间:2019/01/22 城事 浏览:691
“胡同”是北京的特色,如果说城墙、城门构成了北京城的轮廓,那么纵横交错的一条条胡同则是这座城市的经络血脉,有了它们,北京城才是“活”的。“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赛牛毛”这句顺口溜也从侧面告诉了人们,北京城里胡同的数量相当多,既然数量众多,人们就自然会有一番比较,哪条最宽、哪条最窄、哪条最长、哪条最短……
其中许多书籍都把位于东琉璃厂东头偏南的“一尺大街”当做北京城里最短的胡同。但事实情况真是如此么?特别是2015年一尺大街地标标注后,各大媒体都做了报道,而且均称其为“京城最短胡同”。
“一尺大街”虽称为“大街”,但确实是胡同,也许您会问那为什么不叫“一尺胡同”而是叫“一尺大街”呢?
北京北城的胡同格局脱胎于元大都时期的城市规划,如今的南锣鼓巷、东四三条到八条地区、西四北头条到八条等地区还保持着这种格局,其最大特点就是胡同笔直宽阔。
而南城地区则不同了,公元1234年忽必烈的铁骑攻入金中都(金中都大部分位于原宣武区)金朝灭亡。公元1267年元政府在金中都东北处开始营建都城——元大都,四年后元大都初步建成,此时的金中都虽已毁于战火但依旧生活着大量百姓,因此居住在元大都的百姓与金中都故址上的百姓并不是彼此隔绝没有往来的,出大都丽正门(位置在今天的正阳门城楼附近)像西南走就到了金中都故址,久而久之在这条被百姓走出的道路上出现了一些商户和住户,这就是北京大栅栏地区的最初雏形,到了明朝特别是明嘉靖年间营建外城后,整个大栅栏地区开始了规模化发展。由于整片地域的地理因素再加上买卖商铺、住家多以百姓的自发性形成为主,因此胡同并不像北城那样规划的笔直宽阔,而是斜街、小巷众多,胡同名称也不是那么规整,出现了本来是胡同但却被称为“街”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