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education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北京五年累计增23万个学前教育学位 缓解入园难

头条

康华国联:以创新为翼,翱翔于电梯服务的蓝天 康华国联:以创新为翼,翱翔于电梯服务的蓝天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电梯行业,创新无疑是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北京康华国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深...

产经

北京:有序放开快递、装修、房屋中介、家政人员等进小区 北京:有序放开快递、装修、房屋中介、家政人员等...

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五十四次会议暨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第二十一次会议召开。

城事

中科曙光拜访最高人民检察院 共商智慧检务发展 中科曙光拜访最高人民检察院 共商智慧检务发展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会见了中科曙光总裁历军,并就共同推动检察院信息化建设,助力智慧...

北京五年累计增23万个学前教育学位 缓解入园难

发布时间:2021/06/24 教育 浏览:159

“北京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之教育事业发展专场举行。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在发布会上介绍,本市始终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努力破解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五年累计增加学前教育学位23万个,有效缓解了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小学、初中的就近入学比例均达到99%以上,使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有效破解择校难题。

小学初中就近入学比例

均达到99%以上

李奕表示,本市聚焦“七有”要求和“五性”需求,完善“接诉即办”机制,两年来共解答教育问题8.7万余件。在教育公平方面持续发力,五年累计增加学前教育学位23万个,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程度大幅提升,有效缓解了入园难、入园贵问题。通过不断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和规范入学办法,在“资源优质”和“机会优质”上同时发力,使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有效破解择校难题,小学、初中的就近入学比例均达到99%以上。

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方面,本市积极推动教育领域“疏整促”工作,统筹推动良乡、沙河大学城建设,聚焦推进北京工商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城市学院等5所市属高校向外疏解,向中心城区外转移入驻学生7.6万人,教育空间布局不断优化。统筹全市优质教育资源在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14所优质学校,北京学校、黄城根小学分校等已开始招生。积极参与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建设,4所援助学校办学水平明显提升,3所“交钥匙”学校建设进展顺利。

34所高校进入

“双一流”建设名单

在推进“双一流”建设方面,本市34所高校、162个学科进入“双一流”建设名单,分别占全国的25%和35%,A+类学科数量占全国的44%。遴选100个“重点建设一流专业”,实施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每年近万名学生受益。在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有特色、国际化”发展方面,7所高职院校入选国家高职教育“双高计划”。

李奕还提到,本市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也取得重大进展,组织实施了新一轮中考改革,高考综合改革平稳落地。“校额到校”“市级统筹”“1+3”培养等方式对促进教育公平发挥了良好作用,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项目、中高职衔接项目进一步拓宽了职业人才培养通道。

严肃查处不符合资质

校外培训机构

今年“双减”工作备受关注,李奕强调,一方面本市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方式,全面压减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质量,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另一方面,全面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针对校外培训机构不符合资质、管理混乱、借机敛财、虚假宣传、与学校勾连牟利等问题,严肃查处,保障学生和家长的权益。

李奕还介绍,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本市教育系统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找准重点难点问题作为实践活动的关键,聚焦教育评价改革、“双减”工作、入园、入学等教育急难愁盼问题,明确了“五个围绕”工作重点,提出5个民生项目清单、局级单位共提出628个实事项目,具体举措1204条。目前,各项举措稳步推进并已取得明显阶段性成果。

面向“十四五”,李奕提到,本市将在满足市民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教育需求上下功夫。紧扣“七有”要求、“五性”需求,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扩大教育资源供给,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和满意度。本市还将在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构建更加科学高效的教育治理体系上进行深入探索。坚持破立并举、统筹兼顾,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五唯”顽瘴痼疾,构建首都特色鲜明的科学评价机制,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