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 sport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体育运动 > 双奥盛会星光聚 点亮志愿金名片

头条

营销与经营深度一体,巨量引擎助力品牌撬动全渠道增长 营销与经营深度一体,巨量引擎助力品牌撬动全渠道增长

过去十年,中国企业在数字营销上的投入快速增长。根据eMarketer的数据,2023年国内数字广告的投入将达到...

  • 大兴分局举办第九届南城卫士 年度评审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主题教育,进一步深化“转作风、办实事、树形象”主题实践活动,牢固树立“守好首都南大门关键在我”的工作理念,切实履行好“两山哨兵之前哨、红墙卫士之前卫”的职责...

产经

北京:有序放开快递、装修、房屋中介、家政人员等进小区 北京:有序放开快递、装修、房屋中介、家政人员等...

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五十四次会议暨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第二十一次会议召开。

城事

中科曙光拜访最高人民检察院 共商智慧检务发展 中科曙光拜访最高人民检察院 共商智慧检务发展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会见了中科曙光总裁历军,并就共同推动检察院信息化建设,助力智慧...

双奥盛会星光聚 点亮志愿金名片

发布时间:2023/06/08 体育运动 浏览:201

“就像所有运动员一样,你们(志愿者们)也证明了我们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实现更快、更高、更强。”去年4月7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致信北京2022“双奥”盛会全体志愿者,对他们的付出表示钦佩和感谢。

无与伦比的冬奥盛会虽然已经过去一年多了,但无数精彩时刻却将被历史印记,永远留存在人们心中。在一帧帧照片中,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者用他们的温暖和热情点亮了盛会。据了解,北京冬奥会共录用赛会志愿者1.8万余人。其中北京赛区占63%,延庆赛区占12%,张家口赛区占25%。35岁以下的青年占94%,为志愿服务的主要力量。赛会志愿者服务涵盖体育竞赛、场馆管理、语言服务、新闻运行等41个业务领域。

“双奥”志愿服务像闪光的“万花筒”,志愿者们结合专业各展所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等外语学校提供多语种服务;北京体育大学、首都体育学院等提供具备冰雪知识的专业志愿者;北京服装学院志愿者们则在颁奖礼仪等方面展现风采……记者展开这份异彩纷呈的“志愿画卷”,不禁心潮中又袭来一阵阵暖意……

礼仪志愿者展示最佳仪态要过“四关”

冬奥会上,专业志愿者在志愿者大家庭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李杨宁是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经济与产业方向研究生,在北京冬奥会期间,她加入到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颁奖礼仪团队,成为一名颁奖礼仪志愿者。

每次运动员走上领奖台时,礼仪志愿者们都以最佳的仪态和最美的微笑向运动员表达敬意。

当得知有机会成为一名冬奥会礼仪志愿者时,身高、学科背景和外语能力均符合条件的李杨宁毫不犹豫地报了名。经过多轮选拔,她如愿入选。

但入选仅是过了第一关,艰苦的第二关——“培训关”又接踵而至。2021年,李杨宁和其他礼仪志愿者一起,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专业培训。内容既有手位、步伐等基本动作的训练,也有舞蹈、表情管理等气质提升课程。李杨宁说:“我不是科班出身,说实话最开始训练时觉得很难,但老师一直在鼓励我们,大家也都坚持下来了,在自身仪态和礼仪规范方面都有了明显进步。”

第三关是场馆的实战训练。冬奥会比赛开始前,礼仪志愿者们在场馆老师的带领下,要反复走颁奖流线,确保完全熟悉,无空白点。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是室外场馆,颁奖也要在户外进行,最冷的几天体感温度都在零下20多摄氏度,风也特别大,这对礼仪志愿者来说是严峻的考验,因为她们还要做指引服务或端着盛有奖牌的托盘候场。

“在颁奖广场上的这几分钟,凝聚的是运动员多年的汗水和努力,是他们最高光的时刻。所以不管天气条件如何,我们都要表现出最好的状态,向运动员致敬。”这是李杨宁和伙伴们的心声。

而随着赛事的进行,李杨宁又迎来了第四关。无论是指引运动员到领奖台,还是指引他们到媒体区接受采访,礼仪志愿者都需要灵活调整手势,用眼神和运动员交流。这项工作非常考验志愿者的应变能力,既要注意自己的步伐,也要随时关注运动员的情绪,在规定时间内将其引导至正确的点位。

经过一次次实战,李杨宁的动作越来越娴熟,呈现也越来越完美,将中国青年的风采展现在全世界面前。

用语言优势架起沟通的“桥梁”

作为一场国际化的盛会,语言是沟通的桥梁。志愿者大家庭中,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外交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等高校志愿者通过语言优势,为冬奥会做出了突出贡献。

“请问您对来自热带国家的运动员从事冰雪运动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吗?”冬奥会期间,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媒体混合采访区,来自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的志愿者苏严宇婧帮助菲律宾记者向获得男子大回转奖牌的运动员提问。“作为语言服务助理,我很开心能发挥外语优势,做好翻译服务。”苏严宇婧说。

苏严宇婧以往参加的志愿活动有很多涉外服务,比如在颐和园导游队为外国游客提供导游讲解服务,在2019年世园会国际馆当导游,为外国朋友介绍场馆展示内容等。而正是凭借外语优势和丰富的志愿服务经验,苏严宇婧通过层层选拔,成为了北京冬奥会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一名语言服务助理。

去年1月28日,苏严宇婧正式上岗。她先在场馆业务领域老师的带领下,熟悉工作流程,并与伙伴们做交传模拟练习,以便冬奥会赛时提供翻译服务时更加自如。她的工作领域涉及医疗领域、场馆媒体中心以及混采区,需要熟悉不同领域的工作,并要随时根据需求前往各点位提供翻译服务。

苏严宇婧格外重视涉及冬奥会各专业领域的知识积累,尤其是对一些专业术语的中英文表达,她每天都要花时间熟记。冬奥会期间,她陪同中方医疗队参加会议,实时翻译会议内容,同时还进行笔译,将医疗领域的相关通知发给各国的医疗官和代表团医生,工作起来越来越顺畅。

苏严宇婧提到,外籍工作人员除了询问和业务领域相关的问题外,还会向志愿者咨询交通信息。对此她也早有准备,刚上岗进行场馆踏勘时,她就专门确认了场馆交通指示牌上的中英文表述。“比如,在场馆中缆车是一个高频词,但之前我不知道它用英文怎么讲,在看到场馆指示标识后,我特意记了下来。而且对于很多其他交通名词和站点我也做了记录,外国工作人员找我问路肯定没问题。”苏严宇婧笑着说。

“残疾人看台”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除了为裁判员、运动员等专业人士提供服务,在众多赛事中,和大家距离更近的就是赛事志愿者了。他们在场馆内外、在看台上、在观众席中,为大家提供暖心服务。

王梓博是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系的学生,虽然先天伴有听力障碍,但他报名参与了志愿者选拔,成为国家体育馆的赛事服务助理。作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上为数不多的残疾人志愿者,在助听器的协助下,王梓博在志愿服务中和健全人一样,可以正常交流。在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服务期间,他以优质的服务成为国家体育馆的“暖心名片”。

赛事服务助理的职责有哪些?王梓博将其归为四类,即赛前组织观众进场,引导观众找到自己的座位;赛时监督观众佩戴口罩、提醒观众场内不能饮水和进食;赛后引导观众有序退场;为观众答疑解惑,如指引场馆卫生间、商店位置等。

在场馆培训期间,王梓博特别关注到“无障碍轮椅座席区”。为提升残障人士的观赛体验,国家体育馆对多区域进行了无障碍改造,馆内还增加了无障碍看台,把最佳观赛位置的座席留给残疾人观众。在冬奥会比赛期间,王梓博亲眼见到同事将残疾人观众一次次引导至无障碍观赛区,其间产生的共情让他内心颇感温暖。

王梓博认为,近年来,国家对无障碍环境的构建,使残疾人能更好地生存和生活,社会的包容性与日俱增,大大提升了残疾人的归属感。

“欢迎来到国家体育馆”“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帮助”“离席时请您注意脚下”“请您带好随身物品”……在场馆服务期间,王梓博细致的引导、真诚的笑容,得到了观众和场馆经理的肯定。

王梓博记得,在中国队和德国队的冰球比赛前,有一位外籍观众找不到座位,他亲自引导这位观众落座,这位观众掏出手机与他合影留念,这让王梓博感到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帮助别人。

父女齐上阵 家庭志愿者显担当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无论在北京赛区还是延庆赛区,都有很多家庭志愿者,他们全家齐上阵,各自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为冬奥会贡献力量。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当晚,北京电影学院视听传媒学院的李念欣同学和她的父亲同时值守在鸟巢现场的各自岗位上。这对父女,父亲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冬奥会开幕式8K信号制作团队的领队,女儿是一名摄影运行领域的摄影助理,和其他来自北影的专业志愿者一起为来自全球媒体的450名摄影记者提供引导和帮助。

李念欣告诉记者,2008年,她在电视屏幕前被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深深吸引,埋下了成为一名志愿者的种子。后来,她如愿以偿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专业志愿者,这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和鼓励。在参加冬奥会志愿者培训之前,父亲叮嘱过她:“笑容是最好的名片,要让世界记住志愿者的微笑,记住中国青年的风采。”

李念欣记着父亲的嘱咐,和北京电影学院多名专业志愿者一起开始赛事服务。不久,她听说父亲也报到完毕,来到她所在的场馆工作。能和父亲一同见证家乡成为“双奥之城”,让她感到非常骄傲而自豪。她表示,赛事期间她和父亲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虽然不能经常见面,但经常互相加油打气。

父女俩的一张合照是在一次工作交接中留下的。“从2008年到2022年,父亲和我都在专业领域努力工作,我们家一路传承着为北京‘双奥之城’努力工作的接力棒,一起加油向未来!”

远离赛场 志愿服务同样精彩

“2008年北京奥运会,作为一名城市志愿者,我的岗位在鸟巢边;2022年北京冬奥会,作为一名城市志愿者,我的岗位在望京SOHO,这一次虽远离赛场,可我们的志愿服务同样精彩。”在接受采访时,北京城市志愿者,北京市朝阳区望京李楠社会工作事务所原党支部书记、副主任李玥如是说。

2022年1月25日,北京冬奥会城市志愿者全面上岗。望京SOHO城市志愿服务站也正式开启了服务工作。李玥在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里与服务站中来自社会各界的志愿者一起,为市民提供引导、信息咨询、文明宣传、文化传播、助残服务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我们望京SOHO城市志愿服务站虽然不在冬奥场馆周边,但这里人流量大,志愿服务同样大有可为。”李玥说。

参加过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大活动志愿服务,被评为“最美社工”的李玥,在冬奥志愿岗位上岗的第一天就成了志愿服务团队的主心骨。

李玥介绍,她所在的社会工作事务所,40余名志愿者和其他两个服务团队轮流值守望京SOHO城市志愿服务站。一些学生志愿者问李玥,“我们不在赛场服务,能为冬奥做些什么?”李玥总是笑笑,用行动带领志愿者们寻找归属感。

去年1月22日,北京普降小到中雪,服务站的志愿者们一到岗,主动和附近的物业、保安员们一起扫雪铲冰,为市民清理出一条条无雪的道路。

“我们不在赛场内服务,可城市志愿者传递出的温度同样火热,只要用心去做,不管在哪个岗位都是在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服务。”李玥说。

记者手记

冬奥志愿服务是中国的一张“金名片”

虽然“双奥”闭幕已经一年多,我们依然难忘那“微火”点亮世界的生动场景,依然难忘梦想永远飞扬的冬奥情怀,依然难忘无数志愿者用自己的努力,生动诠释“北京冬奥精神”。

他们胸怀大局。北京冬奥会共录用赛会志愿者1.8万余人,服务涵盖体育竞赛、场馆管理、语言服务、新闻运行等41个业务领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的:广大志愿者用青春和奉献提供了暖心的服务,向世界展示了蓬勃向上的中国青年形象。

他们自信开放。为外国友人指路咨询,他们细心热情;为媒体提供赛事信息,他们精准到位;为运动员颁奖时,他们微笑祝福……在每一位外国朋友面前,他们就是可爱可敬的“中国金名片”。

他们迎难而上。一遍遍熟悉路线、踏勘场馆;一遍遍进行手位、步伐训练,标准统一;一阵阵寒风刺骨,贴上十几个暖宝宝也坚持托盘候场……困难再多也嚼嚼咽了,一切都是付出与奉献,都是为了中国人民向国际社会做出的庄严承诺。

他们追求卓越。资料摆放齐整划一,永远微笑目光真诚,观众疑惑百问不厌,外宾接站嘘寒问暖……细节完美是他们追求的目标,心灵交融是他们服务的宗旨。

他们共创未来。在冬奥会结束后,不少外国运动员在回国时恋恋不舍地说:“我会在飞机上哭的,我要哽咽了,爱你们。”“我肯定会把生命中最美好的冬奥回忆带回家。”“一起向未来”的时代强音中,无疑包含着广大冬奥志愿者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真诚服务。

为伟大的“北京冬奥精神”礼赞!为真诚弥久的冬奥志愿服务礼赞!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