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comment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 老北京阜成门拆除前长这样 瓮城内瓦罐据说能当手榴弹?

头条

营销与经营深度一体,巨量引擎助力品牌撬动全渠道增长 营销与经营深度一体,巨量引擎助力品牌撬动全渠道增长

过去十年,中国企业在数字营销上的投入快速增长。根据eMarketer的数据,2023年国内数字广告的投入将达到...

  • 大兴分局举办第九届南城卫士 年度评审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主题教育,进一步深化“转作风、办实事、树形象”主题实践活动,牢固树立“守好首都南大门关键在我”的工作理念,切实履行好“两山哨兵之前哨、红墙卫士之前卫”的职责...

产经

北京:有序放开快递、装修、房屋中介、家政人员等进小区 北京:有序放开快递、装修、房屋中介、家政人员等...

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五十四次会议暨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第二十一次会议召开。

城事

中科曙光拜访最高人民检察院 共商智慧检务发展 中科曙光拜访最高人民检察院 共商智慧检务发展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会见了中科曙光总裁历军,并就共同推动检察院信息化建设,助力智慧...

老北京阜成门拆除前长这样 瓮城内瓦罐据说能当手榴弹?

发布时间:2018/09/04 商业 浏览:532

阜成门位于北京内城西南,元朝叫做平则门,与朝阳门(齐化门)东西遥遥相对。“平则门”之名沿用到明正统年间,正统四年重修之后,改名为“阜成门”。阜成门是通往京西的门户,明清以来城内所需煤炭皆由此门运入。
1870年至1875年,阜成门瓮城外西北面。
1900年代阜成门外关厢的市场(远处可见箭楼)。
民国以后,阜成门至朝阳门曾是贯穿内城东西的主干道。明清两朝内城中部是皇城,平民百姓是不能随便穿过,所以清代进阜成门往东走,过西四牌楼就抵西皇城根了。流传下来的一段童谣就是说这段路:“平则门,拉大弓,前面就是朝天宫;朝天宫,写大字,过去就是白塔寺;白塔寺,挂红袍,过去就是马市桥;马市桥,跳三跳,过去就是帝王庙;帝王庙,绕葫芦,过去就是四牌楼;四牌楼东,四牌楼西,四牌楼底下卖估衣。”
朝天宫位于阜成门大街靠西头路北,建于明宣德年间,是当年北京最大的道教宫观。明天启年间失火,殿宇被全部焚毁,后来再也没又捡起来,不过留下了“宫门口”、“西廊下”、“东廊下”等地名。
“宫门口”这个地名一直延续了好几百年,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还这么叫。图为1959年,阜成门内宫门口服务所修鞋工人 。王一波摄
1917年至1919年,阜成门城楼西面瓮城内,元大都时叫平则门,1965年被拆除。
1922年至1925年,阜成门瓮城内闸楼门洞和道路边的缸瓦市。闸楼辟在瓮城北月墙,为硬山式灰筒瓦顶;瓮城门洞为五伏五券式券洞门,券洞中心靠外侧正对闸楼的券顶处是悬起的千斤闸,紧急时,千斤闸放下则完全封闭城门。北京内城瓮城的闸楼都设有同様规制的千斤闸。东北角的小庙是关帝庙。
1946年阜成门瓮城内仍是缸瓦市。
阜成门瓮城东北角原有一座关帝庙,小庙不大坐北朝南,有正殿和东两配殿。相传,明成祖朱棣夺取皇位,曾得到关公护佑。因此,北京内城瓮城很多都建有关帝庙。
瓮城里还有一家煤栈和一家山货铺。京西门头沟的煤炭,都经由阜成门运至北京内城,阜成门由被称为“煤门“,因此瓮城内开了一家煤栈。山货铺主要出售水缸、瓦盆以及各种陶器,所以由被称为缸瓦市,从上图可见瓮城内堆满了瓦罐。据说,打仗的时候守城官兵还可以用瓦罐当手榴弹往下扔,不过还没打碎敌人脑袋,瓦罐自己先碎了。
1912年至1915年阜成门迤南护城河。
1957年,阜内宫门口粮店售粮员张旭升正向中廊下28号居民任辅庭老大爷送粮。王一波摄
阜成门内西三条21号的鲁迅故居全景,现在是博物馆的一部分。鲁迅故居是鲁迅1924年5月到1926年8月住过的地方,是一所普通的小四合院,从建筑到室内陈设都比较简朴。 摄于1981年。
1981年,扩建后的鲁迅博物馆,北京宫门口西三条鲁迅故居。 胡敦志摄
1946年,车水马龙的阜成门内大街。路中行驶的卡车上载着遣返的日本人。
阜内大街上最著名的一处古迹是妙应寺,俗称白塔寺。它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寺内的白塔建于元朝,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喇嘛塔。图为1946年的妙应寺白塔。
赫达·莫里循摄
阜内大街西起阜成门立交桥,东至西四十字路口,是北京最古老的大街之一,至今已有700年历史。阜成门的前身是元大都平则门,那时阜内大街称为平则门街。明正统年间,平则门改称阜成门,平则门街也就改称阜成门街。清乾隆年间,阜成门街被分为两段,从阜成门至沟沿(今赵登禹路)仍叫阜成门街,沟沿往东至西四牌楼,则称为羊市大街。1956年羊市大街的名字取消,统称阜内大街。
阜内大街两侧虽然没有辉煌的皇家建筑,但是文物古迹比比皆是。路北,从阜成门往东一字排开三座古寺:妙应寺、历代帝王庙和广济寺。
历代帝王庙是供奉祭祀上至伏羲、轩辕,下至明、清历代帝王、名臣的场所,是我国唯一一座帝王庙。它建于明嘉靖十年(1531年),山门东西各有一座牌楼,官员到此“文官下轿、武官下马”。
以上两幅彩色照片来自法国肯恩博物馆。1909年,法国企业家阿尔伯特•肯恩雇佣摄影师,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彩色摄影技术,为全球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这就是当时的历代帝王庙。
1921年,历代帝王庙前的“景德街”西牌楼。1953年,景德街牌楼因妨碍交通被拆除。在梁思成的呼吁下,牌楼构件、榫卯结构被完整保留。首都博物馆新馆落成后,景德街牌楼被重新安装于首都博物馆大厅内,其正面进行了重新彩绘,背面则保留斑驳古旧的原貌。奥斯伍尔德·喜龙仁摄
清末民初,阜成门内买卖众多,非常繁华,而且还很有文化气息。阜成门内关厢吊桥以西路南第一家是个老戏园子名为阜成园 。不过,这里不接待普通戏班,而是内务府和升平署遴选艺人的地方,一旦选中就可以成为内廷供奉。
当年位列同光十三绝的程长庚、徐小香、杨月楼和谭鑫培等人,以及后来的杨小楼,余玉琴等人都是从这里被挑选进宫当差的。不过,庚子之后这里就再没恢复选秀。
由于阜成门附近戏曲风气浓郁,民国以后这里出一代京剧大师——马连良。马连良祖上经营茶馆,门马茶馆开在阜成门外檀家道胡同。老马家酷爱京剧,门马茶馆成为阜成门一代的票房。老板马西园的三子三赏,从小耳濡目染,也爱上唱戏。父亲决定将他送入当时还叫喜连成的著名科班(后改名富连成)科班学戏。在科班他有了“马连良”的名字。
民国时期的阜成门外。
1957年,阜外南礼士路的一角。
1956年的阜外大街。袁克夫摄
1956年,新修的阜成门外大街。 李晞摄
1957年的阜成门外。
阜成门内左右各有一条沿城墙走向的小街,分别叫南顺城街、北顺城街。小时候在这一带长大的老北京张国庆回忆:
南顺城街两侧商铺与住户相杂,店铺大多是进街口不远向东深进去一大块,店铺较为集中,有茶馆、饭馆、滔馆、杂货铺、小百货商店、药铺、剃头棚、鞋店等。记得鞋店的字号叫“步云斋”,与前门外的“步瀛斋”仅一字之差,也是以制作经营千层底布鞋为主。这里俨然成了一个小小的市场。
相比之下,北顺城街就显得萧条多了。除了在街口左边有几家小买卖外,一直到西直门都是一侧是城墙,一侧是住家户,且间杂有寺观庵堂。这可能是因为明代时依城墙曾有过私人宅邸、园林的缘故吧。据清代乾隆年问吴长元著《宸垣识略》巾载:  “月张园,明冉都尉别业,在阜成门内傍城垣下。宜家园在阜成门内,为宣城伯卫公别业……今无考。”“今无考”,即在清乾隆年间这两处“别业”就都没有了。
1963年,阜外医院的医务人员在给病人做开胸腔心脏手术前,先做低温麻醉的新技术。 这场面太罕见了。冯文冈摄
1963年,阜外医院护士查病房。 冯文冈摄
1981年的阜成门立交桥。
1972年的阜成门外甘家口百货商场。胡敦志摄
1935年,为了缓解北平市内交通,北平市工务局拆除了阜成门箭楼和闸楼。
1953年,曾经北京市就朝阳门、阜成门和东四、西四、帝王庙牌楼影响交通的问题,请示中央,提出拆掉朝阳门、阜成门城楼和瓮城,拆除东四、西四、帝王庙牌楼拆除的建议。后来,由于古建专家反对,北京市决定先拆除东四、西四和历代帝王庙牌楼。朝阳门、阜成门城楼并没有立即拆除,阜成门只拆了瓮城墙和箭楼台。阜成门城楼一直坚持到1969年修环线地铁的时候才拆。
 
好书推荐
内容简介
全书由《燕京胜迹》《美哉中国》与附录三部分组成。
《燕京胜迹》初版于1927年,由胡适作序、慈禧太后御前女官德龄公主参与撰文。共收录北京建筑风景照片70张,其中手工上色照片12张,首次展出中国宫殿庙宇华丽的色彩。在2009年的华辰影像拍卖中,本书以10万元的高价成交,堪称20世纪20年代*精美的摄影集之一。
《美哉中国》初版于1930年,共收录中国各地*艺术性的照片42张。其中一张天空映衬下的竹叶照片,显示出摄影师的功力完全不亚于欧洲任何一位大师。
附录部分包含《天坛》和《常见之华人容貌》两本相册。《天坛》共收录27张天坛主题照片,其中袁世凯祭天的数张照片十分珍贵。作者约翰·詹布鲁恩为袁世凯祭天大典的官方摄影师。《常见之华人容貌》初版于20世纪20年代,收录了摄影师卡特的24张中国人肖像照,记录了当时底层人民的生活百态。
作者简介
赫伯特·克莱伦斯·怀特(Herbert Clarence White,1896—1962),1896年出生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4岁时跟随父母回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生活。祖父母是著名的时兆出版集团的创始人。受他们的影响,很早就接触到了出版和摄影。1922年秋,他来到中国,与孪生弟弟詹姆斯·亨利·怀特一起在北京一所语言学校学习,被民国总统引为座上宾。后至上海,在家族企业——时兆出版社任艺术总监,并成立怀特兄弟艺术公司,指导和培训中国的艺术家。在华期间,他与弟弟一起,拍摄了4000余张展现中国建筑与风景的照片,先后出版了《燕京胜迹》(1927年)、《美哉中国》(1930年)两本摄影集。
詹姆斯·亨利·怀特(James Henry White,1896—1954):早期经历同哥哥一样。他于1921年来到中国,离开北京后,成为一名专业摄影师,同样任职于上海时兆出版社。他和妻子一起在北京、上海生活了8年。
赵省伟:《西洋镜》《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系列丛书主编。厦门大学历史系毕业,自2011年起专注于中国历史影像的收藏和出版,藏有海量中国主题的法国、德国报纸和书籍。
赵阳: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主要从事英汉翻译工作。
于洋洋:吉林大学历史系毕业,现就职于沈阳音乐学院。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