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comments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 几十年见证“中国娃”长高长大 传统娃娃更受家长孩子欢迎

头条

营销与经营深度一体,巨量引擎助力品牌撬动全渠道增长 营销与经营深度一体,巨量引擎助力品牌撬动全渠道增长

过去十年,中国企业在数字营销上的投入快速增长。根据eMarketer的数据,2023年国内数字广告的投入将达到...

  • 大兴分局举办第九届南城卫士 年度评审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主题教育,进一步深化“转作风、办实事、树形象”主题实践活动,牢固树立“守好首都南大门关键在我”的工作理念,切实履行好“两山哨兵之前哨、红墙卫士之前卫”的职责...

产经

北京:有序放开快递、装修、房屋中介、家政人员等进小区 北京:有序放开快递、装修、房屋中介、家政人员等...

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五十四次会议暨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第二十一次会议召开。

城事

中科曙光拜访最高人民检察院 共商智慧检务发展 中科曙光拜访最高人民检察院 共商智慧检务发展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会见了中科曙光总裁历军,并就共同推动检察院信息化建设,助力智慧...

几十年见证“中国娃”长高长大 传统娃娃更受家长孩子欢迎

发布时间:2018/09/03 商业 浏览:545

“娃娃们为何都是外国人的模样?想买个中国娃娃咋这么难?”2016年,一位老读者的问题,引发了北京晚报年轻记者的思考。娃娃看似只是一种玩具,但其中蕴含着文化、设计、制造等多方面的原因。记者们刨根问底,走访商户、采访家长、探寻产地、咨询专家……2017年,记者们重访时发现,中国娃娃成了市场上的“香饽饽”,随着文化软实力的提升、设计水准、制造工艺的进步,中外娃娃已经平分秋色。
如今,琳琅满目的“中国娃娃”专柜。
翻开曾经墨香四溢的老报纸,不难发现,对一件事、一座城的追问与守护,《北京晚报》从未间断。
老读者的困惑引发记者关注
李老先生的女儿常年在国外生活。两年前,女儿带着孩子回国探亲。含饴弄孙之际,李老先生想给两岁多的外孙女买个中国娃娃,让孩子对祖国有更多了解。可是,转遍各大商场玩具专柜,琳琅满目的玩具娃娃当中,一水儿的金发碧眼,难觅黑头发黑眼睛的中国娃娃。
老爷子把自己的困惑说给了晚报记者。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记者们兵分几路,分头探访了新中国儿童用品商店、崇文门新世界、蓝色港湾等大型商场,实地查看。在谈及原因时,商户们说中国娃娃销量低,是因为外国的动画片很受孩子喜欢,所以周边文化产品就比较好卖。2016年4月11日,本报刊发了《买个“中国娃”为何这么难》的报道。
报道引发众多读者的共鸣,记者也趁热打铁,继续追访难买中国娃娃的深层次原因,是设计造型落伍还是制作工艺不过关,抑或是设计思路的问题? 5月30日,在持续的关注中,本报刊发追踪报道《“中国娃娃”怎么才能火起来》。抱着不光要发现问题,还要为破解问题找到“钥匙”的态度,记者采访了玩具设计师,向他们寻求制约中国娃娃的瓶颈在哪里。其实,一种玩具是否受欢迎,其背后是以文化为基础的。以美国为例,老牌的动漫大国,迪士尼公司生产的娃娃是以动画电影为依托,销量甚至超过了芭比娃娃。在这篇报道中,本报记者给中国娃娃的设计者开出了“药方”,一是提升本土的动漫产业,二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增加中国元素。
拓宽思路帮中国娃娃壮大
2017年,记者重新走访各大商圈时惊喜地发现,玩具专柜上洋娃娃再无压倒性优势,中国娃娃与洋娃娃几乎平分秋色。土生土长的“可儿娃娃”越来越受到孩子、家长的认可,甚至很多成年人也开始收集“可儿娃娃”,而这些娃娃的特点是充分吸收我国传统文化的要素,这一亮点也令记者打开了更广的思路。
记者将目光投向年轻人喜爱的潮玩、兵人等手办,很多人物造型的玩具看似金发碧眼,一旦加入中国元素,比如传统节日,就会让这款玩具成为限量版,其价格则从几十元、几百元直接攀升至数千元。由此不难发现,“中国娃娃”并非只是黑眼睛、黑头发,而是要从厚重的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将传统元素巧妙融入潮流中,而这一思路也被广大玩具设计师接受和认可。
几十年来一直关心中国娃
娃娃是孩子最好的玩伴。其实,《北京晚报》对中国娃娃“成长”的关注,早在30多年前就开始了。在这种关注中,既倾注着满含爱意的批评,也有打心底里发出的赞美。
1985年12月3日,《北京晚报》在第2版的《市场漫步》栏目中,发表了题为《外地“娃娃”在向北京“娃娃”挑战》的文章。文中直接指出当时中国玩具娃娃在设计上的缺陷,“常在儿童玩具柜台前转悠,您就可能发现,北京生产的无论瓷娃娃、布娃娃、塑料娃娃、电动娃娃,全都是一张面孔——大眼睛、小鼻子、小嘴,一样的装饰……”而与之相较,“国外女娃娃芭比是一九五九年出世的,目前世界各地共有一亿五千万个之多。每年玩具设计师们都为她设计各类的流行服装。”
1996年6月12日,《北京晚报》经济新闻版面也登出一篇不乏犀利之声的文章,题目是“本市玩具出口下滑”。记者在文中写道:“玩具历来是北京市主要出口商品之一,近几年一直呈增长趋势,然而,今年年初,北京市玩具出口却出现下滑局面。据北京海关统计,1至4月累计出口663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了39.6%。各月出口额比去年同月的减幅均在19.5%到56.8%之间。”究其原因,文章提到,一是当时国外销售市场普遍不景气、市场价格低,二是“北京市多年来一直以出口长毛绒玩具为主,档次较低,需求已趋于饱和”,希望可以有更多造型的玩具品种出现在中国市场上。
用笔墨记录中国娃娃的发展
提出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进步。每当中国娃娃取得一些欣喜的成绩,《北京晚报》也从不忘记传达给读者。
比如,在那篇《外地“娃娃”在向北京“娃娃”挑战》的文章中,晚报记者就发现了来自这一产业的希望之光,记录下部分设计师在创造中国娃娃造型时倾注的生动灵感:“湖北生产的一种塑料娃娃,宽宽的额头好像很有理智,小嘴撅着好像嘟囔着什么,最可爱的是它脸上几颗淡淡的雀斑,真像长在上面似的。现在,全国不少城市的儿童玩具、学习用品的设计都在向教育性、娱乐性和趣味性结合发展。”
1991年4月1日,《北京晚报》还在2版提到了别具一格的中国毛绒玩具——亚运吉祥物大熊猫“盼盼”,发现了一个向好的变化:这种“温柔可爱的大熊猫玩具”正与有几十种“动物为主,卡通为辅”的中国特色毛绒玩具一起,走入千家万户。
可见,不论是上个世纪一篇篇“豆腐块”般的零碎报道,还是近两年整版规模的深度观察,《北京晚报》从不吝惜在“中国娃娃”身上铺设笔墨,记录下“她”从蹒跚学步到稳步前行的每一个脚印,祝福着中国玩具行业的飞跃发展。玩具或许是个很小的窗口,却牵动着婴幼儿和家长,为何娃娃会时而不尽如人意,从某种层面来看,是家长和孩子的要求在提高,是社会在繁荣稳定地发展。若处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谁能有心思去关注一个娃娃?透过小小的中国娃,我们读到的是一座城市的发展与变迁,读到的是一个年代的进步与繁荣,更是文化的复兴与强大。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