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
惊艳曝光!杨洋、虞书欣荣耀300环球旅拍大片来袭,...
宝子们,想象一下,当你的男神女神与幽默风趣的脱口秀演员出现在同一场发布会上,会出现怎样有趣的画面? 12月2日,荣耀300系列环球旅拍发布会现场,两位炙手可热的明星杨洋、虞书欣,加上幽默风趣的付航,共...
我国首份城市绿色金融报告发布 建议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
发布时间:2018/05/21 区块链 浏览:759
5月20日,由智库机构中关村新华新能源产业研究院编制的我国首份城市绿色金融报告在京发布。报告指出,目前虽然全国有不少城市在从事绿色金融工作,从全国整体来说,绿色金融还没形成气候;多数城市对绿色金融不了解、不参与。报告建议国家尽快公布第二、第三批绿色金融国家级示范区,或者鼓励地方政府自行建设自己的绿色金融示范县、示范项目。
目前,我国经济面临调结构、转方式的考验,环境保护成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而发展绿色金融是支撑经济跨越转型的重要手段。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公布了《关于建立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并批准了多个城市的绿色金融试验区方案。2017年,国务院决定在我国五个省市区,建立各有侧重的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全国不少省区、10多个城市启动了绿色金融工作。
“我国城市绿色金融工作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认识不统一、措施参差不齐、具体落地项目较少的现象。”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林玉表示,绿色金融体系建设是一场持久战,绿色金融的发展需要一定的过程,不是一年半载就能取得成效的,他可能需要两三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取得效果。地方政府负责人要有足够的耐心,持之以恒地推进这项工作。他还指出,绿色金融工作不可片面强调引入低成本资金。在引进绿色资金过程中,要按绿色金融市场的规则办事。
那么,城市绿色金融工作,应从哪些方面发力呢?《报告》建议,地方政府可以使用财政资金对绿色金融项目进行银行信贷贴息,用很少的钱就可以解决地方绿色产业的大额资金需求;建立对绿色产业信贷风险的保证和补偿机制,这种机制可以提升金融机构对于项目风险的“容忍度”,表现的不那么“苛刻”。另外,在绿色金融主体、金融市场创新上下功夫。国外有专门从事绿色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绿色银行、赤道银行,国内还没有这方面的机构,这是可以发力的领域。国外出现了绿色能源交易产品,有电力交易所、核心交易电力期货,国内还没有,这个可以探索设立。
此外,《报告》还建议,国家要加大对绿色试点城市的支持力度。要加大对地方的指导,要告诉这些城市,哪些是可以研究探索的、哪些是红线不可逾越的;要加大对绿色金融试验城市的金融容忍度研究。绿色产业在一开始的时候,是弱小的、不完整的、信用逻辑不清晰的。这时候如果套用既有的规则制度,绿色产业就会发展缓慢,一个地方就会错失发展机遇,宏观经济动能转换就会变慢。在对绿色金融的容忍度方面,可以进行慎重研究;要加大对共性问题解决方案的研究和指导。在建设绿色金融城市的过程中,很多城市遇到共同的问题。譬如绿色产业梳理,产业与资金的对接,智库的选择,重点项目的实施,人才和智力引进,指数和评价系统建设,绿色金融对外合作等。这些问题可以由有关部门牵头,吸收好的经验,形成模式和方法。以固定的工作模式,把这些模式和方法推广下去。这样,城市绿色金融的发展速度,会大大加强;要鼓励更多城市加入绿色金融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