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productionby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产经 > 北京建城纪念柱之溯源与史话

头条

营销与经营深度一体,巨量引擎助力品牌撬动全渠道增长 营销与经营深度一体,巨量引擎助力品牌撬动全渠道增长

过去十年,中国企业在数字营销上的投入快速增长。根据eMarketer的数据,2023年国内数字广告的投入将达到...

  • 大兴分局举办第九届南城卫士 年度评审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主题教育,进一步深化“转作风、办实事、树形象”主题实践活动,牢固树立“守好首都南大门关键在我”的工作理念,切实履行好“两山哨兵之前哨、红墙卫士之前卫”的职责...

产经

北京:有序放开快递、装修、房屋中介、家政人员等进小区 北京:有序放开快递、装修、房屋中介、家政人员等...

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五十四次会议暨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第二十一次会议召开。

城事

中科曙光拜访最高人民检察院 共商智慧检务发展 中科曙光拜访最高人民检察院 共商智慧检务发展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会见了中科曙光总裁历军,并就共同推动检察院信息化建设,助力智慧...

北京建城纪念柱之溯源与史话

发布时间:2023/08/25 产经 浏览:69

北京城是在先秦蓟城故址一步步发展而来的,先后历秦汉广阳城、三国燕郡治、晋至隋幽州治所、唐幽州城、辽南京城、金中都、元大都,及至明清两朝京城。

东汉时期,北京隶属幽州广阳郡,彼时幽州治所设在蓟城,位置就在今天北京城区西南部的广安门附近。当时这里已是农业高度开发的地区,也是北方草原民族同中原农耕民族经济、文化交往重要通道。

如今北京西南二环广安门以北护城河西岸的滨河公园内(辽、金时期宫城的中轴线上),矗立着一座高大的蓟城纪念柱,是为纪念北京建城3040周年而建,柱上榜文写道:“北京城区,肇始斯地,其时惟周,其名曰蓟。”大致意思是说,这里乃北京城市发源地,起始于周朝,那时名字唤作蓟。

鲜为人知的是,这座蓟城纪念柱,与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秦君神道石柱有异曲同工之处。蓟城纪念柱基本复刻了秦君神道石柱从柱础、柱身到石榜的整体造型和装饰细节,在榜文之上添加了阙顶,以回纹装饰将榜文与阙顶连接在一起。秦君神道石柱包括柱础在内高度为2.5米,蓟城纪念柱高度为10米,等比放大数倍,且别出心裁地将成对的石柱变成了一座独立的纪念柱。

古朴雄浑的秦君神道石柱石刻建造于东汉元兴元年(105年),1964年出土于北京石景山区老山北坡,距今已有1918年的历史。为纪念北京建城3040周年而立的蓟城纪念柱建于1995年,如今已成为北京建城之始的纪念性标志物。相差1890岁的这组石刻,如同自带时空密码,带领我们感受古都北京之韵。

1964年6月,在北京市石景山上庄村东老山北坡约100米处,出土了石柱、石阙顶、石柱础等十余件石刻。这些雕刻题材丰富、技法高超,既有人物,又有鸟兽,以及莲瓣纹、直棱纹、菱形纹、三角纹等,反映了东汉时期人们的信仰和生活。这批石刻中,六块有铭文,其中有刻在柱额上的“汉故幽州书佐秦君之神道”11字铭文,字迹清晰,苍劲有力,采用阳刻方式,被书法界鉴为汉代隶书精品。其中“幽州”二字是在北京地区石刻中首次出现。

秦君神道石柱石刻系北京地区东汉时期墓上建筑的唯一遗存,为北京地区继新石器时期石雕艺术品后发现最早的石刻文物,也是目前国内发现的东汉时期神道石柱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对。这组文物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

史载,厚葬是有汉一代的整体风气,建陵墓、辟神道、设享堂、建祠庙,成为一种社会风尚,石阙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阙是中国古建筑中一种特殊的类型,一般由台基、阙身、屋顶三部分组成。陵墓阙位于陵墓之前,两相对称,中阙为道,是陵墓神道的入口大门。修建墓阙的材料一般以石料为主,往往雕镂工丽。阙上勒题额,或标官氏,或兼标官职姓字,或兼记官氏名字。秦君墓前的表阙就是汉代幽州地区墓阙规制的通行做法。

“百代皆行秦政法”,秦汉是中国封建社会制度的奠基期,也是中国陵墓制度确立时期,秦汉时期汉代厚葬之风是从西汉中期开始盛行的,至东汉时期则有过之而无不及,愈演愈烈。梁思成先生在《中国雕塑史》一书中,称两汉为“享堂碑阙时代”。西汉早、中期,只在帝王陵墓才能置阙。西汉晚期至东汉,设阙制度规矩开始松懈,无论达官贵人或是一介平民,只要财力允许,皆可置阙,是以阙之设置趋于繁盛,符号作用更加明显。

据秦君神道中的题记记载,墓主人秦君是东汉和帝时一个主管官府文书的书佐(汉代中央至县级单位都设有书佐,司职文书起草、缮写等文书事)。当时建造这类神道石阙的费用是惊人的,据山东济宁嘉祥县武氏石阙铭记载,“造石阙值钱十五万、作师(狮)子值钱四万”。以此估算,秦君墓前的表阙,费钱至少在二十万。墓主秦君的官职并不高,其后人秦仙,为何要营造这样一座远超过其家族身份地位的墓葬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汉代的选官制度。两汉时期废除先秦时期的世卿世禄制度,“求忠臣于孝子之门”,提倡以孝治天下,孝廉察举成为两汉选拔官员、人才的主要方式。厚葬长辈成为后人立身扬名的一种手段。这也就不难理解:秦书佐的后人秦仙建造规模宏大的陵墓石刻,一方面可能是感念先人,另一方面也有为自己博取名声、仕途铺路之意。秦仙后来到底有没有被举孝廉?他的人生之路是否沿着最初设想发生了改变?这些目前在秦姓书佐的墓圹尚未找到答案,只能留待以后北京地区的考古新发现了。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