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productionby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产经 > 京津冀产业协同迈上新台阶

头条

营销与经营深度一体,巨量引擎助力品牌撬动全渠道增长 营销与经营深度一体,巨量引擎助力品牌撬动全渠道增长

过去十年,中国企业在数字营销上的投入快速增长。根据eMarketer的数据,2023年国内数字广告的投入将达到...

  • 大兴分局举办第九届南城卫士 年度评审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主题教育,进一步深化“转作风、办实事、树形象”主题实践活动,牢固树立“守好首都南大门关键在我”的工作理念,切实履行好“两山哨兵之前哨、红墙卫士之前卫”的职责...

产经

北京:有序放开快递、装修、房屋中介、家政人员等进小区 北京:有序放开快递、装修、房屋中介、家政人员等...

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五十四次会议暨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第二十一次会议召开。

城事

中科曙光拜访最高人民检察院 共商智慧检务发展 中科曙光拜访最高人民检察院 共商智慧检务发展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会见了中科曙光总裁历军,并就共同推动检察院信息化建设,助力智慧...

京津冀产业协同迈上新台阶

发布时间:2023/07/30 产经 浏览:75

中关村生命园迎来研究型医院、京津冷链物流园投产运营、北京造智能列车在保定开枝散叶……一批批科技创新成果正在京津冀大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北京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原始策源地的优势,强化与津冀的协同联动,推动创新成果加速落地转化,三地科创产业携手迈上新台阶。

科技创新原始策源地加速技术攻关

走进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二期,全国首家国际研究型医院——北京高博国际研究型医院主体工程已经竣工,色彩明亮的房间内,手术机器人等医疗设备正陆续进场,预计年内就能投入运营。

“项目建成运营后,预计每年可完成400至600个临床试验和临床研究。”高博医疗集团副总裁高楠介绍,医院将与世界顶级医疗机构和院校开展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合作,加速医药研发成果转化进程。同时,医院将有效辐射京津冀地区,与京津冀地区医药相关企业形成紧密合作,造福更多患者。

作为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创新资源最为集中的园区之一,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已成为北京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创新引擎。百济神州“泽布替尼”、诺诚健华“奥布替尼”等一批中国原创新药走向世界,博雅辑因基因编辑药物、数坤科技心血管AI诊断软件等一批全球全国首创产品陆续推出……经过多年培育,园区已进入创新成果的爆发期。

目光投向雁栖湖畔,一片形似“放大镜”的建筑群内,我国首台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正加紧建设,2026年投入使用后,将是世界上亮度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之一,显著提升我国在科技和产业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加速器部副主任李京祎介绍,目前,增强器已全线贯通,储存环隧道设备已启动安装,今年3月成功加速了装置的第一束电子束。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项目所在的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经过6年多的接续奋战,也正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据悉,人类器官生理病理模拟装置和4个设施平台将力争今年开工。

京津双城联动成果落地开花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

位于天津宝坻的天泽电力生产基地,隆隆作响的机器声下,一批批电器设备连结及安装工具正在加工成型。“把北京的研发和天津的制造优势结合在一起。”天泽电力(天津)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承辉介绍,轨道制动机、电缆放送机等“拳头产品”,都是由北京团队研发设计完成后,再由天津基地生产落成的。

记者了解到,这家企业在国内最早涉足于电力、铁路超高压领域,并致力于引进和开发适合中国铁路、电力行业特点的高品质电气连接产品。为响应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这座工厂几年前从北京通州搬迁,落址位于天津宝坻的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工厂面积从原先的20亩扩张到59.99亩,产值增长了1.5倍。

现如今,京津城际高铁运营及接触网设备、京沪高铁运营及接触网设备、兰新高铁全部设备、杭长线高铁运营设备、贵广线高铁运营及接触网设备等,都由北京研发、天津制造。

“企业不了解政策,我们可以帮助落地,也会帮有需要的企业对接金融支持。”京津中关村科技城产业服务部负责人张立健介绍,目前一期已引入市场主体1118家,四期全部建成后可提供就业岗位12万个,吸引常住人口8万人,在京津两市持续推进产业协同合作。

京津产城融合项目正在天津遍地开花。在位于滨海新区的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已有4400余家企业完成注册;在位于武清区的创新创业园,北京研发的技术在这里实现落地,又回到北京乃至走向全国实现应用。

“很多技术研发完成后需要快速获得专利实现应用,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为我们提供支持开辟了快速通道。”和能人居科技集团董事会秘书刘艳平坦言,高端智能制造产业聚集的发展模式,是吸引企业选址落户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今,和能人居科技的全屋装配式装修已经在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等多个项目实现应用。

近年来,天津引进北京投资项目累计超7000个,到位资金超过1.2万亿元。近日,京津两地又签订了新一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产业、科技、生态等专项合作协议。

共建共享支撑京冀产业协同走深走实

从承接产业转移到科技共建共享,京冀产业协同发展正不断走深走实。

记者采访保定中创燕园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时,来自北京的技术人员正带领当地员工进行科技攻关。自2022年1月落户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以来,该公司现拥有已授权发明专利6件、实用新型专利5件。“科技协同从协作变为联合,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走深走实的关键一环。”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负责人张曙光说,作为北京中关村在京外设立的首家创新中心,保定·中关村创新中心自2015年揭牌运营以来,已吸引300余家创新企业和机构入驻。

一批批北京科技创新成果正在河北落地转化。走进河北京车智能制造基地,一列列轨道交通车辆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和护理,准备下线运往北京和国内各地。在这里,是真正的“北京设计+保定制造”。

2018年,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及所属北京轨道交通技术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在保定设立河北京车轨道交通车辆装备有限公司及所属河北京车智能制造基地。基地建成投运5年来,已累计下线16种车型近600辆车,产品服务北京轨道交通11号线(北京冬奥支线)、12号线等。“京保合作的智能列车产品,以精湛的质量、优良的性能,带动了环京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打造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装备金名片。”保定市发改委协同一处处长仲丛月说。

保定市发改委一级调研员毛苏宇介绍,近两年来,保定立足京津创新资源集聚的优势,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创新“发动机”开展常态化对接交流,共吸纳京津技术成果861项,技术合同成交额65.26亿元。同时,积极承接央企、国企、民企中需疏解转移的各产业板块落地,今年以来,在保定新增注册的央企子公司有10家,总数已达234家。

据北京市发改委介绍,近年来,京津冀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持续提升,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辐射带动作用持续增强。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累计9700余家,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超2200亿元。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