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productionby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产经 > 北京东城区内务部街27号院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形式

头条

康华国联:以创新为翼,翱翔于电梯服务的蓝天 康华国联:以创新为翼,翱翔于电梯服务的蓝天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电梯行业,创新无疑是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北京康华国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深...

产经

北京:有序放开快递、装修、房屋中介、家政人员等进小区 北京:有序放开快递、装修、房屋中介、家政人员等...

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五十四次会议暨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第二十一次会议召开。

城事

中科曙光拜访最高人民检察院 共商智慧检务发展 中科曙光拜访最高人民检察院 共商智慧检务发展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会见了中科曙光总裁历军,并就共同推动检察院信息化建设,助力智慧...

北京东城区内务部街27号院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形式

发布时间:2021/07/09 产经 浏览:303

内务部街27号院北房,郭慧兰踩着缝纫机,“哒哒哒”……针头上下左右移动,一会儿工夫,一块涤纶布就变成了一副崭新、工整、漂亮的碎花袖套,在前院的“老好使Shop”里上架了。

“这袖套,咱们老年人干活儿必不可少。”郭慧兰指着袖套,向一位顾客推介着。郭慧兰今年75岁,就住在内务部街,与王顺营等四位街坊刚刚担任起“老好使Shop”的主理人。

“老好使Shop”是开在内务部街27号院里的一家小店,别看只有60多平方米,但老人的日常生活所需,在这里全能找到。比如“我的头顶我做主”单元,贝雷帽、防晒帽、短卷发、空气刘海等琳琅满目;“给孙子孙女的礼物”单元,白雪公主、铁皮青蛙、小马宝莉等各式玩具萌态十足;“不求人”单元,还有小手、葫芦、圆球等各种形状的拍打棒,以及痒痒挠、搓脚板、手电、放大镜等生活用品。“每一件商品都是我们在老年人身边观察、挖掘来的,是他们经年累月选择出的特别好使的生活用品,‘老好使’的名字就由此而来。”27号院创意运营团队研究员园儿说。

2016年,内务部街27号院转型为东城区朝阳门街道社区文化生活馆。一群海归年轻人负责设计和运营,为居民提供全新的公共文化服务。当时,内务社区老年人口达75%,海归们就构想开设一个连通老人、年轻人的文化空间。于是,他们主动走到老人身边,了解大家的生活习惯、喜好和情感需求。

在很多老人家中,年轻人都发现了假发、帽子。除了刻板的黑色直发,咖棕色、空气刘海等年轻元素也深受老人欢迎。在郭慧兰家,年轻人还发现了各种各样的“帘子”:用糖纸卷成卷儿串起来的、用珠子编起来的、用旧布缝制的……还有的确良、乔其纱、纯棉等各类布料的,特有年代感。

2019年,“老好使Shop”开张了,里面的货品全是从老人们身边及他们常去的市场中淘来的。园儿说,“老好使Shop”不以盈利为目的、也不完全公开售卖,它实质上是一个以小卖部为形式的老年文化空间。力图通过社区营造,让更多人关注、了解老年人,同时以小卖部作为老、中、青年人对话和互动的“客厅”,增进彼此的了解。

这样的初衷正在变为现实,年轻人正在成为“老好使Shop”的常客,老年人也已成为“老好使Shop”的主人。“和郭阿姨、王叔叔等相处,我们发现他们对老年生活的体验和观察很深入,所以我们邀请他们作为‘老好使Shop’主理人,尝试看店、讲解乃至选品,成为一个居民自组织,经营自己的店、打造老年人的专属品牌。”园儿说。

“期望通过‘老好使Shop’这样的自组织成长,培养更多居民‘主理人’。”27号院运营负责人牛瑞雪说。她和团队希望通过培养孵化,激发所有胡同居民的主人翁精神,推动他们从公共文化的享受者成为公共文化的参与者、引领者,从而逐步实现新老文化、新老居民的共生融合,让胡同焕发生机。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