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productionby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产经 > 新华时评:我国粮食安全有保证 盲目囤粮有害无益

头条

康华国联:以创新为翼,翱翔于电梯服务的蓝天 康华国联:以创新为翼,翱翔于电梯服务的蓝天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电梯行业,创新无疑是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北京康华国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深...

产经

北京:有序放开快递、装修、房屋中介、家政人员等进小区 北京:有序放开快递、装修、房屋中介、家政人员等...

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五十四次会议暨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第二十一次会议召开。

城事

中科曙光拜访最高人民检察院 共商智慧检务发展 中科曙光拜访最高人民检察院 共商智慧检务发展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会见了中科曙光总裁历军,并就共同推动检察院信息化建设,助力智慧...

新华时评:我国粮食安全有保证 盲目囤粮有害无益

发布时间:2020/04/08 产经 浏览:347

新华社北京4月7日电 题:盲目囤粮有害无益

新华社记者杨柳、高健钧

近日,个别国家暂停粮食出口的消息引发关注,有些地方甚至出现抢米、囤面现象。在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口粮可以自给自足,且国际粮价波动对国内影响有限的情况下,盲目囤购粮食,实非明智之举。

权威信息显示,不论是从粮食生产能力,还是仓储水平来说,我国粮食安全都是有保证的。进口粮食中,有的是为了调剂需求结构,更好满足人们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疫情在国外快速蔓延,国内百姓的心态多少受到影响。在真假信息难辨的情况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怕没有怕涨价”成为一些人无奈的选择。特别是抢购人群中有不少经历过缺衣少食的岁月,挨饿的记忆让他们对这类信息比较敏感,容易跟风抢购。

然而,盲目囤粮有害无益。在国家粮食安全有保障的情况下,用更高的价格把经销商的库存变成自家的库存,不具备储存条件粮食还会变质,都是个人的经济损失。而且疫情尚未结束,虽然多地连日零新增,但不能放松警惕,扎堆抢购仍有聚集性风险。更重要的是,疯狂抢购如同银行遭遇挤兑,会扰乱正常供给安排进度,本来充裕的物资供给也可能出现暂时性供给紧张、价格短暂上涨。这种对正常市场秩序的冲击,通过价格传导,最终伤害的还是终端消费者和种粮农户的积极性。

制止不理智的囤粮行为,需要缓解对粮食安全的焦虑。面对重大疫情,“囤货”和“从众”都是正常的社会心理反应。及时有效开展心理疏导,帮助人们平复情绪、获取力量,有利于增强定力。用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阐述事实,讲明危害,有助于增强人们的辨别力、判断力,不为谣言所动。

面对不理智的囤粮行为,有关部门更需加强市场监测、统筹调配。还要坚决打击造谣生事、恶意囤积、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向社会释放对造谣传谣严惩的明确信号。物资足,价格稳,则民心安。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