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productionby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产经 > 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开工,地下高速路将下穿城市副中心

头条

让世界爱上中国品牌!尚普咨询集团携手600余家标杆企业点亮中国品牌日 让世界爱上中国品牌!尚普咨询集团携手600余家标杆...

序言:2017年4月24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品牌日”的批复》,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

  • 康华国联:以创新为翼,翱翔于电梯服务的蓝天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电梯行业,创新无疑是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北京康华国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始终将创新视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通过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

产经

北京:有序放开快递、装修、房屋中介、家政人员等进小区 北京:有序放开快递、装修、房屋中介、家政人员等...

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五十四次会议暨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第二十一次会议召开。

城事

中科曙光拜访最高人民检察院 共商智慧检务发展 中科曙光拜访最高人民检察院 共商智慧检务发展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会见了中科曙光总裁历军,并就共同推动检察院信息化建设,助力智慧...

北京东六环改造工程开工,地下高速路将下穿城市副中心

发布时间:2019/12/03 产经 浏览:476

记者今天下午从北京市城市副中心工程建设管理办公室了解到,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和东六环路加宽改造工程已经开工。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

三条铁路、三条地铁,一条市郊铁路交汇

11月30日,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以下简称“副中心站项目”)开工建设,建设工期为5年,预计2024年底具备通车条件。
副中心站位于副中心0101街区,处于城市副中心“一带一轴”空间结构的交汇处,是运河商务区未来发展的重要节点。项目是规划京唐(京滨)城际铁路近期的始发终到站也是城际铁路联络线、京哈铁路(远期)及北京市中心城区至城市副中心市郊列车S1线的重要车站;同时有地铁6号线、规划平谷线及规划M101线3条轨道交通衔接,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中明确的10个全国客运枢纽之一,也是副中心的重要交通门户。通过京唐、京滨城际和城际铁路联络线,可以实现1小时直达雄安新区、15分钟直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5分钟直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目前正在推进的设计方案按61公顷范围统筹设计,用地范围约61公顷;地上面积约139万平方米,地下面积约128万平方米,铁路车站为8台14线,为全地下车站,埋深32米,项目建设涉及超高压燃气、成品油管线及220千伏高压线等9类34条管线的迁改;根据建设工序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导改六环主路、六环西侧路、玉带河大街及芙蓉路四条道路。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图

项目用地范围约61公顷,秉承T0D站城一体化“站城、融”的规划理念,将打造成为绿色生态、舒适宜人、站城一体、产城融合的门户型智慧交通枢纽典范,副中心区域的活力核心,促进产-城一站融合,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优化副中心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品质、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多目标共赢。

东六环路加宽改造工程:

9.2公里高速公路穿越地下

东六环路的西侧,一条地下高速公路未来将穿越城市副中心。记者今天了解到,东六环(京哈高速~潞苑北大街)改造工程目前已进入施工准备阶段。
11月30日,东六环路加宽改造工程开工动员会顺利召开。东六环改造工程南起京哈高速立交,北至潞苑北大街,全长约16公里。其中京津公路至潞苑二街段为隧道段,长度9.2公里,为全国最长的地下道路隧道,盾构段长度7.4公里,外径15.5米,为中国内地直径最大盾构隧道。建设周期从2019年12月至2023年12月,总共48个月。
东六环改造工程是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重点项目。现状六环路交通拥堵、汽车尾气及高路基的物理条件对两侧城市形成了分割。该工程的实施及后期高线公园的建设,将有效缓解现状东六环路的交通拥堵、促进区域交通一体化、构建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实现六环路功能转变、整合城市空间环境。对提升北京市交通服务水平,促进京津冀区域交通一体化,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本工程穿越副中心核心区,地下空间复杂、实施难度大。相交道路12条、轨道11条、河道3条。结合以上特点,设计方案采用盾构法施工,隧道采用分离式双洞布置,每洞布置3条车道,内径14.2米、外径15.5米,分为三层,上层为排烟通道、中间层为行车通道、下层为疏散救援通道。盾构段每公里设置一处人行横通道。隧道平均覆土20米,最深处为穿越副中心火车站,覆土达45米。施工采用2台外径16米的超大直径复合泥水平衡盾构机,自北向南始发,同向施工,中间竖井盾构过站。北侧盾构始发井位于现况东六环与疃里路交叉口西南角。中间盾构工作井位于现状东六环与东六环西侧路之间。南侧盾构接收井位于现状东六环与玉带河之间。工程采用通过泥浆处理等低影响建设方案,减少施工对环境影响,结合地面公园建设,实现隧道出渣的综合利用。运营期将海绵城市理念与地面景观公园结合,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