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productionby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产经 > 进出口“冷热不均”,怎么看?绕不开一个关键词

头条

康华国联:以创新为翼,翱翔于电梯服务的蓝天 康华国联:以创新为翼,翱翔于电梯服务的蓝天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电梯行业,创新无疑是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北京康华国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深...

产经

北京:有序放开快递、装修、房屋中介、家政人员等进小区 北京:有序放开快递、装修、房屋中介、家政人员等...

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五十四次会议暨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第二十一次会议召开。

城事

中科曙光拜访最高人民检察院 共商智慧检务发展 中科曙光拜访最高人民检察院 共商智慧检务发展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会见了中科曙光总裁历军,并就共同推动检察院信息化建设,助力智慧...

进出口“冷热不均”,怎么看?绕不开一个关键词

发布时间:2020/12/09 产经 浏览:258

新华社北京12月7日电 题:新闻分析:进出口“冷热不均”,怎么看?

新华社记者刘红霞

海关总署7日发布数据,11月份,我国出口同比增长14.9%,连续第八个月实现正增长。相比之下,进口表现则“冷淡”很多——同比下降0.8%。

事实上,今年以来,这种进出口“冷热不均”的局面,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从前11个月整体来看,我国出口16.13万亿元,增长3.7%;进口12.91万亿元,下降0.5%。也就是说,在出口累计增速早已转正的时候,进口仍然没有摆脱下滑区间。怎么回事?

回答这个疑问,绕不开一个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

“中国率先在全球控制住了疫情,为中国企业复工复产达产创造了有利条件。”对外经贸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党委书记庄芮说,从“暂停键”后重启的中国,恰好能够以其完备的制造业体系满足巨大的国际市场需求。

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芮泽告诉新华社记者,中国出口反弹率先体现在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领域,但近几个月来,出口反弹的覆盖面越来越广,这是中国出口表现持续强劲的重要支撑。

海关总署的最新数据,一定程度上印证了他的说法。前11个月,我国机电产品出口9.57万亿元,增长5.4%,占出口总值的59.3%。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出口1.31万亿元,增长10.7%。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品出口9892.3亿元,大增33%。

反观进口,始终没能“起势”的背后,是中国不愿意进口吗?业内人士认为,并不是。

商务部研究院对外贸易研究所副所长竺彩华说,我国进口近几个月波动起伏,整体上增速没有转正,主要是由于境外疫情影响,不少国家再次封锁,影响其复工复产。换句话说,即便中国有意下单,不少贸易伙伴也不一定能接单。

在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看来,进口相对弱势,除了与国际贸易伙伴的供货能力受限有关,还与国内企业的竞争力不断增强有关。“现在我国企业的替代性越来越强,竞争力不仅体现在境外的‘客场’,也体现在全球市场的‘中国分场’。”

那么,进口会好转吗?可以预见的是,一定会。

近年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扩大进口是其中重要一环。上个月结束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726.2亿美元,比上届增长2.1%。这在疫情背景下殊为不易。

业内人士认为,后疫情时代,随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将更加紧密,进出口“冷热不均”有望转向“冷热相宜”。

姓 名:
邮箱
留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