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 productionby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产经 > 金融委一月内三次关注这个问题,释放了什么信号?

头条

让世界爱上中国品牌!尚普咨询集团携手600余家标杆企业点亮中国品牌日 让世界爱上中国品牌!尚普咨询集团携手600余家标杆...

序言:2017年4月24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品牌日”的批复》,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

  • 康华国联:以创新为翼,翱翔于电梯服务的蓝天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电梯行业,创新无疑是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北京康华国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始终将创新视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通过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

产经

北京:有序放开快递、装修、房屋中介、家政人员等进小区 北京:有序放开快递、装修、房屋中介、家政人员等...

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第五十四次会议暨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第二十一次会议召开。

城事

中科曙光拜访最高人民检察院 共商智慧检务发展 中科曙光拜访最高人民检察院 共商智慧检务发展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会见了中科曙光总裁历军,并就共同推动检察院信息化建设,助力智慧...

金融委一月内三次关注这个问题,释放了什么信号?

发布时间:2020/05/09 产经 浏览:426

新华社北京5月7日电 题:金融委一月内三次关注这个问题,释放了什么信号?

新华社记者刘慧

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日前召开第二十八次会议,再度关注资本市场造假问题。一个月内,这已是金融委第三次关注该问题,释放出依法重拳打击造假行为,加强投资者保护的强烈信号。

本次会议强调,必须坚决维护投资者利益、严肃市场纪律,对资本市场造假行为“零容忍”。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坚决打击财务造假、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对造假的上市公司、中介机构和个人坚决彻查,严肃处理。

实际上,从金融委4月7日第二十五次会议提出“坚决打击各种造假和欺诈行为”,到4月15日第二十六次会议要求“对造假、欺诈等行为从重处理”,再到最近的第二十八次会议强调“对资本市场造假行为‘零容忍’”,诸多业界人士认为,这些措辞严厉的表述代表着资本市场环境净化升级必将加速。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韩乾表示,长期以来各种造假和欺诈行为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更让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很受伤”。最近一段时间,一些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现出原形,其中不乏昔日的“明星企业”,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市场影响。

他指出,随着资本市场改革“开足马力”和新证券法落地实施,造假行为的成本大幅提升,相关责任人员也要付出更高昂的代价,投资者保护的“安全网”也将越织越密。

近期,证监会也亮出了去年以来打击各类违法行为的“成绩单”。2019年证监会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296件,罚没款金额41.83亿元,市场禁入66人。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2019年以来,证监会严厉打击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已累计对22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行为立案调查,对18起典型案件作出行政处罚,向公安机关移送财务造假涉嫌犯罪案件6起。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新证券法已经落地实施,通过加强信息披露监管,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对于造假欺诈等违法行为从重处罚的力度还将会持续上升。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锋认为,完善的资本市场应该充分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一旦受到侵害,投资者可以利用成熟的体制机制维护自身利益。

在他看来,新证券法有了显著的进步,顺应了市场呼声,明确引入中国特色的集体诉讼制度,有望进一步提高对恶性违法行为的综合处罚力度。

姓 名:
邮箱
留 言: